清晨的阳光洒进河北姑娘李晗郡的工作室配资企业排名前十,二楼展架上摆满了精致可爱的手工皂作品。
有万平口的碧海蓝天,有灯塔风景区的浪漫风情,还有东夷小镇的热闹街景,
这位定居日照的“95后”姑娘,把对这座海滨城市的热爱都揉进了一块块手工皂里。
“我想让游客把日照的‘风景’带走”,她笑着说。
与此同时,一场关于香皂的“革命”正在席卷全国。
五块钱一块的舒肤佳,被手艺人们搓捏成串串葡萄的模样,系上一根麻绳,转眼就标价158元。
都市丽人们争相购买,社交媒体上“葡萄香皂”话题浏览量冲破5000万。
“香皂现在分两种,舒肤佳和香皂葡萄。”有网友这样调侃。
在香皂圈的“鄙视链”里,超市里五块钱的舒肤佳成了廉价基础款,而那串串晶莹剔透的“葡萄”,则登堂入室成为艺术象征。
香皂葡萄的制作过程看起来并不复杂:把舒肤佳打碎成细丝,喷点水或精油,捏成一颗颗小球,再串上麻绳。
工具不过是家里废弃的刨丝器或小锅,材料成本几乎可忽略不计。
但就是这么简单的工序,却让手作圈掀起了“香皂仙人101”的热潮。
无数年轻人下班回家就埋头搓香皂,试图捏出完美的“葡萄”。
“简单试了一下得到一个‘缺水的撒尿牛丸’后就放弃了。”一位尝试者苦笑着分享经历。
看来,从舒肤佳到葡萄串的距离,比想象中更遥远。
在众多香皂葡萄品牌中,boozi犹如“香皂界的苹果”,一串青提造型的手工皂卖到158元。
包装盒设计得像手机盒般精致,内里铺着油纸,标注着“Grape Soap Series”的英文字样。
今年3月,歌手胡彦斌在视频中向papi酱展示了这款“好物”,boozi随即创造了上架6秒售罄的销售神话。
然而追捧之下,争议也随之而来。
有买家收到货后“丑笑了”:“本想当成艺术品送人却发现划痕和裂痕齐上线。”
商家的回应却出人意料:【指甲划痕】是手工痕迹,这才是真正的手作。
更让消费者难以接受的是,boozi在产品须知中早已写明:“默认存在瑕疵,完美主义慎拍。”
当不甘心的买家打开阿里巴巴,发现同款香皂葡萄批发价只要18元一串。
广州鹏雪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老板坦言:“很多小摊、电商老板都是从我们这里拿货。”
当被问及18元与158元的区别时,他直白回应:“妹子,就是一块香皂,你用两次就一模一样了。”
这串引发热潮的香皂葡萄,真的是boozi的原创吗?
时间倒回2024年3月,小红书上已有小众品牌la glaneuse推出类似产品,标注为“中东小众香皂品牌”。
追溯其源头,这种工艺其实源自中东地区,黎巴嫩、叙利亚等地都有家族世代传承的制皂技艺,使用橄榄油和月桂油手工制作。
更早之前,英国品牌LUSH就以造型独特的手工皂闻名,巧克力、蛋糕、糖果造型应有尽有。
不过随着经济下行,LUSH逐渐淡出了中国市场。
而把普通香皂重塑成水果形状的做法,在国内社区活动中早已悄然流行。
2020年重阳节,青岛珠海路街道的老人们聚在一起,“五颜六色、各种图案的香皂都是老年人亲手精心制作出来的”。
2025年4月,合肥西园街道的老年学校里,30多位银发学员在专业老师指导下,将皂基融化,加入橄榄油、蜂蜜和植物精油,制作出既好看又好闻的手工皂。
在香皂葡萄席卷网络的同时,手工皂在不同人群手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。
在日照定居的李晗郡,把对一座城市的情感揉进了手工皂。
三年前接触制皂后,她将平面设计的功底融入其中,让万平口、灯塔风景区等日照地标“跃然皂上”。
“未来我会将‘城市系列’继续做下去,将这座我爱的海滨城市介绍给更多的人。”这位95后姑娘眼中闪着光。
一块香皂,承载的远不止清洁功能。
2021年,台湾品牌“好想好享”推出《肝膽香皂》,以人类内脏器官“肝”与“胆”的外型玩转“肝胆相照”的谐音梗,在疫情阴霾下传递温暖情谊。
而随着香皂葡萄的走红,越来越多网友开始质疑其实用性:
“只看到成堆的手作攻略,从来没见过有人晒使用后续的。”
有人抱怨刚开始还当艺术品欣赏,用着用着就发现“绳子在南方肯定是会发霉,而在北方葡萄不裂就不错了”。
葡萄粒要么黏在一起,要么干脆脱落。
花了158元或耗费四小时制作的成果,最终只能挂着远观。
当超市货架上的五元舒肤佳被捧成百元艺术品,或许我们该听听广州批发市场老板的大实话:“就是一块香皂,你用两次就一模一样了。”
香皂终归要回归泡沫与水流的日常,那些被附加的意义与溢价,在实用主义面前终将消散。
参考资料
1. 观海新闻:《万平口、灯塔、东夷小镇、森林公园……在这位“95后”手中日照跃然“皂”上》
2. 网易新闻:《5元舒肤佳做成葡萄串卖158?嫌贵但手笨的打工人买了8辈子用不完的香皂搓成“牛肉丸”》
3. 安徽党媒云:《西园街道:巧制香皂 乐享银龄生活》
4. 群眾观点:《送你一顆新鮮的肝?「肝膽香皂」大玩 Kuso 諧音梗,洗手清潔也能傳達情義!》
5. 腾讯新闻:《5元舒肤佳做成葡萄串卖158?嫌贵但手笨的打工人买了8辈子用不完的香皂搓成“牛肉丸”》
6. 观海新闻:《画笔重阳写燕岛,花“仙”银龄巧制“皂”》
7. 联合早报:《切割肥皂成风潮 肥皂粒掉落声很疗愈》
8. 投资界:《香皂升咖变艺术品,158块一串好难用?》
9. 四川省精神医学中心:《手工香皂:精神科病人的心灵手巧之作》
(小可 老A)
华林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